第111章 就怕不受控制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小说吧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111章 就怕不受控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章 就怕不受控制

  “造,必须造。”史弥远沉声道:“还要把气势造的更大,要皇子赵竑嫉妒赵与芮,这才想办法,将他逐出京师。”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钟夫人和赵竑这点伎俩,想难到本相?”史弥远冷笑:“咱们现在要准备一下,一旦外判明州,赵与芮身边,都要放哪些人?”

  史弥远此时退而求其次,知道赵与芮外判已经成事实,那么现在就要考虑,即不能让赵与芮太过自立,又不能与赵与芮搞毛关系,在他看来,只要赵与芮记得他的好,自己态度足够,将来肯定不会和赵竑一样,处处和他做对,想着流放自己。

  赵与芮进宫和皇帝了什么也没人知道,因为当时无人能靠近,但据殿外守着的张华和慕容英道,好像听到赵与芮在里面痛哭失声,等赵与芮走后,慕容英进时,官家眼睛都是红的,一脸依依不舍。

  于是第二,全京师都知道,赵与芮要被皇子驱逐离京师。

  当下午,赵与芮回到府上时,守卫的皇城司众人都看到沂王眼睛也是红红的,无人敢出声。

  赵与芮独自回到屋里,谁也不见,接着关上大门。

  扑通,躺到床上。

  “咯咯咯咯”他搂着棉被,在床上滚来滚去,差点笑出声。

  终于自由啦。

  他不但得到自由,还借着机会在皇帝那讨价还价,要点大量的钱财和人才,顺带提了几个心腹的官职,安排了一些自己人。

  外判明州,哦不对,现在叫庆元府。

  宁宗登基时,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鄞县。

  现在官方都叫庆元府,民间叫明州的还是比较多,当地很多机构都仍然以明州称呼,比如明州港就没有改名庆元港。

  这时期的庆元府,绝对是个好地方,首先远离战火地带,同时又是对日本和高丽的重要贸易港口,当地商贸发达,不亚于京师临安。

  赵与芮正在床上翻滚,满脑子都是自己成为地方军政一把手的痛快,突然外面传来敲门声。

  接着舅舅全保长的声音响起:“与芮呐,陶氏母女来啦。”

  赵与芮莫名奇妙,推开门想了会,叭,他拍拍头,终于想起来:“宫中胡松的家人来了?”

  “正是。”全保长道。

  “走,去看看。”

  两冉了后院,院子里的东走廊里正站着两个娇瘦的身影。

  胡松母亲陶氏只有二十多岁,实际看起来有三十出头了,从衣着打扮,大抵能看出平时生活不算好,日子清苦。

  陶氏长的也算不错,只是皮肤有些粗糙,一看就像农村出身。

  “拜见沂王。”陶氏看到赵与芮后,头立刻低下,也不敢抬头,还拉了拉身边的女孩。

  她身边有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长的也算清秀,比桃略好看点,但年纪实在太。

  赵与芮和气的和她聊了几句,问胡松月俸多少,家里还有活计,平时都干啥?

  胡松是个高班,低级宦官,仅为丛九品,月俸为八贯,看起来也不少,但胡松家中母亲没活干,妹妹还,京师物价又高,确实生活不易。

  也难怪他一门心思想着投靠个主子,哪怕是看中沂王有钱,赵与芮也能理解。

  他就怕是史弥远安排的什么人。

  不过没事,就算是史弥远安排的,也把他弄成自己人。

  陶氏儿子毕竟是当官的,南宋宦官也是官嘛,所以开始有些拘谨,和赵与芮了会话后,慢慢就放开了。

  她也应该听过沂王没有架子,所以语气也渐渐正常,有时还敢抬头看看赵与芮。

  当发现赵与芮看向她的时候,她会脸色微红,然后又低下头。

  我去,伱红啥脸,赵与芮心里郁闷无比。

  陶氏儿子胡松年纪比赵与芮还大,她居然在赵与芮面前露出娇羞之色。

  “胡高班父亲什么时候?”赵与芮突然道。

  陶氏愣了下,声道:“松儿十岁时。”

  胡松有十五六岁,这就是守寡快六七年。

  赵与芮便直接道:“你独带大两个孩子也不容易,是时候为自己考虑考虑了,本王帮你介绍个人,此人人品也不错,还是本王亲戚,以后就是一家人。”

  “啊”陶氏没想到沂王这么直接,脸色通红,捂着脸一脸不可思议。

  “你先别急着答应,回去再和胡高班商量下。”

  “全管家是本王舅舅,只有一个儿子,目前在王府,每月俸禄两百贯,以后也会是官员。”

  “。。”边上原本站着的全保长一脸懵逼,发生什么事了?我在哪?与芮在什么?

  听到月俸禄两百贯,还是沂王舅舅,陶氏眼睛大亮。

  两百贯月薪,已经是朝廷参知政事的俸禄,胡松两年才能拿到全保长一个月工资。

  陶氏不由微微扭头,看了下边上目瞪口呆的全保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a68.org。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a68.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