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散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_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小说吧 > 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 第67章 散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散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

  在赵临府上,王莽和赵临宾主尽欢之后,王莽便很有礼貌的离开了。

  看着王莽谦逊的礼仪和他离开后的背影,赵临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恍惚间也认为自己已经步入了社会上流。

  回到府中的王莽,独自一人坐于书房之中想起自己穿越之后这段时间的所有的行为,心中不免有点惆怅。

  现在的这人设是不是拉的太好了?

  在如此之好的人设之下,王莽必须要一直维持一个道德完人的状态才能保证人设不塌。

  但是,一旦出现了瑕疵,那可能就直接会被这竖起的高高的道德人设反噬。

  所以,此刻的王莽得想个法子,让自己不那么完美,同时,这个不完美的缺点又不能妨碍王莽的乐善好施,谦逊有礼的固有人设。

  王莽坐在书房之中想了半天,愣是没有一点头绪。

  “罢了,今天就这样吧。明日再想。”

  感叹完毕后,王莽便起身离开书房,回到了自己的寝室之中。

  躺着自己的床榻之上,王莽的思绪不由得又开始发散起来。

  王莽躺在塌上辗转反侧的回想一个自己从穿越之后就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

  按照王莽所熟知的历史之中,以王莽现在的年岁来算,自己应该早就成家,且孩子有好几个了。

  可是呢,自己到现在还是個光棍,至今尚未娶妻。

  每每想到这样的历史差异,王莽都不禁在想自己穿越的时空还是不是西汉末年。

  但是,又从平时王莽结交到的朋友和接触到的各色人物,以及自己所知所经历的事件,王莽确信这里就是西汉。

  可偏偏就是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不符合历史的偏差,这让王莽很是不解。

  在迷迷糊糊之中,王莽也终于睡着了。

  到了第二日,王莽还是一如既往的早早起身洗漱,然后到了后宅之中给王母请安问好。结束了这些流程之后,王莽才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今天正值休沐日,所以王莽在给王母请安完毕之后,就没有再像往常之时那么的匆匆忙忙。

  “光儿,今日吾随你一起拜访先生如何?”

  王莽的小侄子王光,听到王莽的问话后,连忙停住进食的动作,回道:“都依叔父安排。”

  王光年纪不大,是王莽的哥哥王永的儿子,王永和王莽的老爹一样,都是没福气的人,早早的便夭亡了。只留下一个寡嫂和一个孩子。

  平日里,王莽的孤嫂便在后宅一直陪着王母,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平淡生活。而王光则便王莽带在身份言传身教。

  现在王光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给他找个先生学习。

  所以,在王莽的安排下,王光便拜了一位博士为师,学习经学。

  今日,王莽正好休沐得闲,又看着自己的侄子坐在身旁,于是乎,也就想到了要去看望一下王光老师,感谢一下对方的授业之恩。

  王莽见王光这么乖巧听话,心情也是愉悦,立刻吩咐家仆整顿马车,带着羊肉美酒等礼物,随着王光一起去了王光先生的府上。

  教王光读书的博士,也是一位钻研于经学之道的老学究,虽然官秩不显,仅有六百石,但博士在西汉之时确是稀罕货,拢共也就十多位,所以,就显贵的很。

  而且,这些博士还是都有师承的,若是没有师承,那便没有资格成为博士。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代的博士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学阀。

  他们几乎掌握了大汉的文化解释和舆论方向,一般人想要做官或者说想要得到一定的社会声望,也就必须得有博士或在野大儒为师才行。

  否则的话,就算强如昭宣之时的一代权臣霍光,在世人眼中也就是个“不学无术”之人。

  由此可见,在文化垄断时期的大汉,这些掌握了文化解释权力的博士们是多么的清高。

  王莽恭敬到了王光的博士先生府上,先礼数周到的向这位老博士行礼问好,然后又热情的封赏厚重礼物。

  与此同时,王莽也是雨露均沾,给王光的同学们都给赏赐了礼物。这一刻的王莽完全就像个发着圣光的钞能力者。

  在场之人无论老幼,都无比赞叹王莽的人品德行。

  秀完了这一波后,王莽也得到了老博士的热情招待,一时之间,两人从陌生的点头之交瞬间便进化成了友谊深厚的忘年老友。

  王莽对着老博士感叹道:“王光有先生为师,实乃莽之大幸也。莽兄长早亡,独留一子在莽身旁。莽日夜之间唯恐不能照顾好兄长独子。”

  “先生不以莽卑鄙,收王光为徒授以学业。莽感激不尽!以后凡先生之所缺,莽皆一力承担,望先生能够好好教导王光,约束性格,使其知书而明理。”

  老博士听着王莽如此谦逊的话,又收到王莽如此厚重的大礼,心情自也是好了到极致,且对王莽的观感也好的无以复加的地步。

  老博士道:“校尉放心。王光天资聪慧,是老夫数十年来所收悟性最佳之弟子。以后,老夫这份衣钵也会传于王光。”

  王莽笑道:“先生言重,先生衣钵何其珍贵?王光何德何能敢接先生之衣钵?莽只愿王光能够谨守先生教诲,做一个明礼遵道之人即可。这就不枉莽对亡兄之交代。”

  老博士听着王莽说话,心情就是舒服,他的这身衣钵也确实珍贵。大汉的博士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不犯事,不辞职,干到死都没问题。

  而且,这个博士官位还有极大可能传给自己属意的弟子,所以,一般人想要拜师,那肯定是要极尽所有,才会有那么一丝机会得到博士垂怜收为弟子的。

  当然,像王光这样的家世,肯定就不用这么卑微,但是,也要礼数周到,不能让老博士感到一丝不满。

  否则的话,这些人真的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王光无师可拜的。

  毕竟,自元帝以来,崇儒已成风潮,在朝廷选官任官之时,也会考评官员的儒学水平,且大汉儒学的话语权又都在这些博士手中。

  俨然,这些博士们也就成为大汉朝的学阀,直接掌握着大汉文化教育的解释之权。所以,即便是世家子弟想要做官,也绕不开这些老博士们的学术认证。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也就持续不下去了,因为王莽已经在挖他们的根了。

  等到刘歆,扬雄,班稚等人将大典修出之后,他们就可以依靠这部旷世大典作为基础去挑战现有的博士学阀,吸引更多的年轻有为之士转投于刘歆,扬雄等人门下,从而根除大汉的学阀之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a68.org。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a68.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